作者目光犀利,有积累,有思考,既看到了“三思”的本质,又联想、阐释了“再,斯可矣”的合理性。文章在透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,体现了更为高远的视野。
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闻之,曰:‘再,斯可矣。’”的确,“先思危,再思退,后思变”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做事的风险,但重重顾虑的阴霾,又未尝不会削弱创新的光芒。(肯定“三思”的价值,利用文化积淀对材料进行整体解读,写出新意。)
“三思”之策,是一种守成之道。它以稳中求进为核心,先考虑一件事的危险,危险太大就看看能不能放弃,有了退路之后再找找突破,争取避开危险达到目的。该策略看似完美地避开了与危险针锋相对的困境,虽然未必能赢,但绝对不是输家。(谈“三思”的好处,用词理性而有分寸感。)
然而,对于创新者来说,事事“三思”未免过于保守。康庄大道从来不是为创新者而设,而荆棘路上的危险又如何不让“思危”者望而却步呢?如果退路就在身后,如果前进势必遍体鳞伤,如果做事一定要“三思而后行”,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创新之路无人开拓的悲哀,以及人类把自己逼至僵化保守之隅的困厄。(定位于“创新者”,写作的“支点”有了,还愁没有认识的高度吗?)
既然如此,为何“三思”之策,在急需创新的现代中国,还能大行其道呢?我认为原因有二。从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,虽然或许与孔夫子的初衷相悖,但是源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,还是助长了“三思而后行”这一传统理念的盛行。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,我们处于和平时代,即使不直面危险,生存依然是有保障的。那么既然“三思”可以让我们四平八稳地度过一生,我们何乐而不“思”呢?(归因分析,有说服力。)
果真如此吗?未必。或许一个人可以临危“思退”,但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呢?当退无可退时,结果可能就是一个国家的覆灭、一个民族的消亡。如果做事之前一定要思,那么为何不先“思变”呢?即便钢针撞上磐石会有折断的风险,但是不冲破壁垒,又怎能享受自由灿烂的阳光?(推理符合逻辑,反问也有力量。)
当然,做事之前不是不能“三思”,而是不能让这种临危先“思退”的消极态度控制我们的思想,甚至影响我们的行动。“三思”只是一种权衡利弊的工具,工具是无错的,有错的只是使用工具的人。如果被自己发明的工具钳制住了思想,那不但可笑,更是可悲。(补充说明,思维缜密。)
孔子听说季文子“三思而后行”,给出了“再,斯可矣”的建议,这是否与其提倡的“三思而后行”相悖呢?其实,孔子这样说是因为季文子以谨小慎微著称,原本就容易瞻前顾后,做事之前“三思”只会让他做事拖拉。因此,如果我们已经考虑清楚事情该不该做,以及该做的事情如何做好这两个问题,就不必瞻前顾后,否则很有可能影响我们做事的效率。(回扣开头,亮出观点,见解深刻。)
“三思”之策须深思慎取,如果不假思索地将其奉为金科玉律,殆矣!(好一个“殆矣”,振聋发聩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