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份爱,从看到父亲喝了酒开始,我才真正意识到。
小时候,我总爱和父亲在一起,认为父亲无所不能。我最喜欢看父亲修理各种东西,不一会儿他就能把坏了的自行车修理好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对父亲的看法慢慢有了变化。父亲没有固定职业,在一家工厂门口摆地摊修理自行车,经常没有活干,收入也很少,父亲的工作被很多人看不起。渐渐地,我也有些看不起父亲。
同时我也发现,父亲很少关心我,成天只知道没黑没白地在他的摊位前转。我对父亲越来越冷淡,有时连话也不想和他说,可父亲并不介意。
有一天,父亲高兴地跟我说,他发明了一种“无链自行车”。我对父亲所做的一切毫无兴趣,也并不理解,甚至根本不想去理解他。我当时就给父亲泼了一盆冷水:“您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!”父亲的高兴劲儿一扫而光,面色凝重。
过了几天我回家时发现,父亲“发明”的自行车倒在地上,室内一片狼藉。当我想把它扶起来时,却意外地发现父亲抱着一只酒瓶醉醺醺地呆坐在旁边,像一尊雕塑。
我知道父亲是从来不喝酒的,到底出了什么事?
“我知道你一直怨恨我,瞧不起我,我就一直想着能做点儿事。”借着酒劲儿,父亲吐出了他埋藏在心底很久的话,“我花了几年心血弄的那辆自行车,都嫌样式老,没有人要。我本来准备用这卖车的钱供你上学的,我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父亲。”
我再也听不下去了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,赶紧上前劝阻道:“爸,快别说了。我知道了,您躺下歇会儿吧!”我搀扶父亲到床上躺下,又给他倒了一碗白开水。
不经意间父亲枕边的一个鼓鼓的文件袋吸引了我的注意,我好奇地打开一看,里面夹的竟是我从小到大获得的奖状。我根本不知道这些奖状是父亲什么时候整理好、珍藏在他枕边的。一些奖状都已发了黄,甚至我自己都难以说清来历了,但每一张都被父亲整理得连一条细微的折痕也没有。我想象不出有多少个不眠之夜,父亲就这样坐在床头,爱惜地抚摸着这些他生命里最引以为荣的珍宝。
父亲对我的爱是埋藏在内心深处的,他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,而我这个迟钝麻木的儿子,直到父亲喝了酒说醉话,才明白他对我的深情。
特色简析
《从看到父亲喝酒开始》这篇作文,写“我”因父亲没有正当职业、收入少而看不起父亲,但自从看到父亲喝酒并在酒后吐露心声开始,“我”懂得了父亲对“我”的深沉的爱,并深深为之感动。文章开篇写自己看不起父亲是“抑”,而后文写对父亲的理解、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是“扬”,这样欲扬先抑的写法,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。下面我们讲讲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:
欲扬先抑,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。“扬”,指抬高和褒扬;“抑”,指贬低。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,却不从褒扬处落笔,而是先从贬低落笔。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情节多变,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,容易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。
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时,我们要注意“抑”与“扬”前后应具有对照性,要采用相反、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。另外,对于“抑”“扬”两者,应该重在“扬”,因为在文章中“抑”起的是衬垫作用。这里的比例、分量的掌握,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,去细细地体会和揣摩。
名师点评
这篇作文从现实生活选材,构思精巧,主题鲜明,是一篇考场佳作,被评为满分作文。具体来说:
选材生活,真实感人。这篇文章因为材料真、表现真而达到了感人的效果。父亲没有正当职业,以修自行车为生,这让长大之后的“我”开始看不起父亲,并且对父亲越来越冷淡,以至于在父亲说他发明了一种“无链自行车”时,“我”直接给父亲泼了一盆冷水。在父亲的发明被拒、喝得酩酊大醉之后,“我”却因此事了解了父亲的内心,并在父亲的话语中真切感受到了父亲对“我”的爱。而无意中发现父亲枕边的文件袋里珍藏着“我”从小到大的奖状,更让“我”真切地看到了父爱的另一种表达。
对比鲜明,构思精巧。文章运用对比手法来构思全文,使得中心突出、情节感人。小时候的“我”认为父亲无所不能,可是渐渐长大的“我”却因为父亲没有职业,居然连话也不想和他说。这处对比,表现了“我”成长的过程,而“我”的冷淡也与文中的“父亲并不介意”形成了对比。可是父亲到底介不介意“我”的冷落呢?喝醉酒之后的父亲说出了心里话,他一直想为儿子做点儿事。这里表现了儿子在父亲心中的位置,儿子是父亲努力生活的动力,由此“我”认识到父爱的深沉与伟大,这与前文“有些看不起父亲”形成对比,表现出“我”对父亲情感的变化,突出了成长的主题。鲜明的对比、精巧的构思为文章增色不少。
描写细腻,形象生动。考生善于描写人物,通过动作、语言、神态、心理、细节等描写方法展现人物性格特征,为突出主题服务。运用比喻修辞,把醉酒后的父亲比喻成一尊雕塑,从动作描写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生活的失望,想用酒精来麻痹自己。父亲酒后的语言描写,真实再现了父亲害怕儿子瞧不起自己的心理,表达出父亲对“我”的在意和关爱。作者又通过对“我”的神态、动作、语言的刻画,写出了父亲的话带给“我”的震撼。父亲珍藏“我”的奖状则属于细节描写,表现父亲对“我”的关注和寄予的希望。文章多种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,把一心为了孩子而努力生活的“父亲”形象以及成长中的“我”的形象,生动、真切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