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味道”一词,本来是形容食物的口味。食物有酸甜苦辣咸、鲜麻辛甘涩,每一种千变万化的“味”之中,都是无数种“道”的相加。“道”如颜料,有了“道”的层层渲染,才会有“味”的多姿多彩。
所谓“道”,既指食物的制作工艺、选材的精良独到等客观因素,也指师傅的经验、食客的心态等主观因素。因此,“道”复杂而抽象。与之相对,“味”只是食客的内心感受、真心评价,常只有好坏之分。“味”是简单而具象的。因而,有“味”,必先有“道”。
以“道”生“味”,见于食物加工者的功夫。做菜如作画、演奏。练习时间长了,自然如滔滔江水倾泻而下。功夫到了,“味”也就到了。古有庖丁解牛,今有潮汕牛肉。厨师们费上一个小时打牛肉丸,在千万次锤打中成就牛肉的美味。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,要想让呈现的食物“细”下去,这之中,下的血本不言而喻。我曾见过做炸鱼的老师傅满胳膊的红色疮疤,仿佛也被“炸”过一般。从这些人身上,可见功夫对于“味”的大作用。
以“道”生“味”,亦见于食物品尝者的态度。在苏轼的《猪肉颂》中,我们看到一个刚被贬官的文人对“价钱如泥土”的肥肉的赞美;在李白的《将进酒》中,我们亦能看到一个不得志的文人对“钟鼓馔玉”的不屑。食物的味道,并不总是以材取胜,下江南的康熙帝就曾为寻常的“豆瓣汤”而痴迷。心志影响了食客对食物的评价,若是保持乐观的心态,一切皆是“好味”。
食物有酸甜苦辣,生活亦有阴晴圆缺。美食中的道理,同样适用于生活。
人生在世,登每一座高塔,达成每一个目标,都需要有“心血”与“心志”的共同作用。举个例子:为何新中国成立初始一穷二白却能研发出“两弹一星”?那是因为科研人员夜以继日、深居大漠、隐姓埋名十余年的心血,还因为他们的心志:以中华之崛起为己任、对全中国人民负责任。
如今,奋斗路上的青年们,生活如同制作与品味一道珍馐,只有拥有了乐观坚定、宁静致远的心态,拥有千锤百炼、精益求精的功夫,方能从“道”中寻得大“味”,从“道”中取得大“味”,感受生活的美好。
【点评】
本文的总体写作思路可以归纳为:引—议—联—结。小作者从食物的味道出发,进而引出“味”与“道”之间的关系,层层深入。值得注意的是,本文小作者从食物的造就者和食物的品尝者两个角度,闡述“以道生味”“有味必先有道”的中心论点,让本篇议论文有一个清晰可见、贯穿始终的主心骨。
在展开议论的过程中小作者博古通今,不管是古代的庖丁解牛、当今的潮汕牛丸,抑或是苏轼、李白的故事,尽显小作者的功力,也让文章生色多姿。而在议论的结构中,也彰显出小作者写作议论文时论述观点的一般理路:“亮观点”“摆事实”“讲道理”“做总结”。且用语简洁,不拖沓。
值得赞赏的是,小作者在第五段,由美食的“味道”上升到人生的“百味”,使得文章具有了更高的立意与定位。既流露着小作者对“味道”的深刻理解,也饱含着小作者对人生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