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假回乡,正值万物复苏;老家河边,早已绿柳如烟。古朴的农家小屋出现在我的面前,思念在柳香中荡漾,不觉又回到了童年……
细密朦胧的春雨谱奏着生命之歌,院后河边的柳树又长满了密密的新叶,奶奶提议给我们做好吃的杨柳烧饼。采叶是第一道工序。被春雨浸润的叶向我传来一阵酥凉,我顺着叶的根部轻轻一掐,一片柳叶应声落入竹篮中。一老一少,一双沧桑的老手,一双白嫩的小手,在新绿之间寻寻觅觅,不一会儿,我们便满载而归,柳香一路相随。
爷爷戴上老花镜凑过来帮忙,将篮中的柳叶倒出,一番精挑细选后拾入滤篓,先在淘米水中清洗,再用井水冲净,随后将柳叶捞出,切成指尖大小的细末,均匀拌入调好的白面糊糊。雪白的面糊中青翠的柳叶点缀其间,如同叶叶扁舟悠然漂荡于盈盈碧波。爷爷行云流水的一番操作,让我在一旁看得入了迷……
到了烙饼的关键环节,得奶奶亲自上阵了。她在半高的锅壁上浅浅刷上一层素油,待油温升高,麻利地将面糊沿着锅周的油线浇了一圈,面糊随势下滑,锅铲及时抹平,薄饼就锅成形。在灶火的慢慢煎烤下,饼面渐起金黄脆皮,屋内香味氤氲,屋顶炊烟袅袅,风儿将人间烟火气带向全村,传向更远的地方。
烧饼被翻煎两次后,我早已急不可耐,催促着奶奶赶快起锅,奶奶用慈爱的目光制止了我,提醒我心急吃不了好燒饼。待锅中“嗞嗞”的欢唱越发响亮,一块形圆、色金、香浓、味纯的杨柳烧饼终于出锅了。
一口咬下,面的脆中有柔,叶的嫩绿清香,厚重与淡雅瞬间在舌尖交织出久久不散的乡村风味……奶奶一边笑着提醒我别烫着,一边继续着这绝妙的“手艺”。
一张张烧饼出锅了,奶奶让我包几块,送给要好的邻居尝尝鲜。敲开一扇扇门,换来一张张惊喜的脸……
那天,又回故乡,推开老家的门,来到后院——奶奶的身躯已不再挺拔如前,勤劳的双手布满更多岁月的沟壑。我赶忙上前,握住她的手,同她共同挑拣篮中的杨柳新叶……一番忙碌后,又一批悦目、爽口、可心的杨柳烧饼出锅了,细细品咂,比儿时更多了几分耐人寻味——绿柳如烟,写满童年记忆;面饼醇香,涂满岁月清欢。
哦,那是永恒的故乡与消逝的童年糅进了人间烟火,被我的味蕾刻成了思乡的密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