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场上的空中飞人
操场中央的红色地毯像块巨大的糖果。杂技团的卡车刚停稳,穿亮片服装的演员就开始搭铁架,钢管在阳光下闪着银光,把围观同学的惊叹声都反射得亮晶晶的。三年级的小胖子举着棉花糖挤到前排,糖丝粘在鼻尖上,像朵小小的白云。
最让人屏住呼吸的是空中飞人。当男演员抓住秋千的瞬间,全场的喧闹突然凝固。他在高空荡出优美的弧线,亮片背心反射的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,忽然松开手 —— 整个操场的心跳仿佛都停了半拍。女演员从对面的秋千飞过来,在半空稳稳接住他的手腕,两人在钢丝绳上旋转的身影,像两朵缠绕着绽放的火焰。
小丑的表演把紧张变成了欢笑。他穿着过大的红鞋子,在地毯上跌跌撞撞,把彩球抛向观众席时,刚好落在教导主任的茶杯旁。彩球弹出的纸屑沾在主任的眼镜上,他却摘下眼镜笑着挥手,平时严肃的皱纹里,突然盛满了阳光。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被邀请上台,小丑给她戴上夸张的红鼻子,两人的影子在地毯上歪歪扭扭地跳着,像两只快乐的企鹅。
顶碗表演开始时,风忽然大了起来。女演员的碎发被吹得贴在脸颊上,叠在头顶的瓷碗却稳如泰山。当她弯下腰用脚背接住掉落的碗时,前排响起潮水般的掌声,有同学把红领巾抛向空中,红绸带在风里飘啊飘,像条欢快的小蛇。我数着她头顶的碗,一共十二个,每个都映着一小块蓝天。
压轴的钻圈表演让全场沸腾。七个铁圈叠成高高的塔,男演员像道黑色的闪电,从最底层的圈里钻过,带起的风掀动了前排女生的刘海。当他穿过最后一个圈时,藏在圈后的烟火突然炸开,金粉落在他的肩膀上,像撒了把会发光的星星。有个穿背带裤的小男孩站起来拍手,凉鞋掉在地上都没察觉,光着脚丫在草坪上蹦跳。
散场时,我捡到片亮片。它在手心闪着七彩的光,是从空中飞人的服装上掉落的。后排的同学还在争论哪个节目最精彩,有人说空中飞人的默契像双胞胎,有人夸顶碗姑娘的手臂比羽毛还轻。教导主任站在铁架旁和演员握手,他的白衬衫上沾着点金粉,在夕阳下闪闪发亮。
杂技团的卡车渐渐驶远,车后扬起的尘土里,还混着未散尽的金粉。操场上的红地毯被卷成巨大的糖果,留下片被踩得有些凌乱的草坪。我把亮片夹在笔记本里,它像个小小的开关,每次翻开都能听见那天的欢呼:铁架碰撞的脆响,小丑的哨笛声,还有全场同学不约而同的惊叹 —— 那些声音在记忆里盘旋,像永远不会落地的空中飞人,把校园的午后,变成了甜甜的糖果。
校园看杂技
星期三的晨会课上,广播里突然传来校长的声音:"今天上午大课间,全体师生到操场观看杂技表演!"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,后排几个男生把课本抛向空中,纸页哗啦啦响得像受惊的鸽群。
我们搬着凳子来到操场时,太阳正好爬到旗杆顶端。杂技团的叔叔阿姨们正在搭台子,有个扎红头绳的姐姐单手倒立在铁架上,她的辫子垂下来,像条黑色的瀑布。体育老师吹着哨子维持秩序,可是连他自己都忍不住仰头张望。
"铛铛铛——"铜锣一响,表演开始了。第一个节目是"叠罗汉",穿着灯笼裤的叔叔们像搭积木似的往对方肩上爬。最顶上站着个小男孩,他金鸡独立时,操场上一千多人都屏住了呼吸。忽然一阵风吹过,小男孩晃了晃,女生们齐声尖叫。他却顺势来了个后空翻,稳稳落在最下面叔叔的臂弯里,我们的掌声差点把树上的麻雀震落。
最神奇的是"空中飞人"。穿银色紧身衣的姐姐在秋千上荡得比教学楼还高,她松手飞向对面时,阳光在她身上镀了层金边。我的同桌小雨死死攥着我的手腕,指甲都陷进我肉里了。直到姐姐被对面的演员稳稳接住,我们才发现手心全是汗。
压轴的是魔术表演。魔术师把校长的钢笔变成了一束花,又让李老师的丝巾在众目睽睽下消失了。最后他邀请六年级的小胖上台配合,竟从他那件总是沾着饭粒的校服口袋里,掏出了三只活蹦乱跳的白鸽!小胖惊愕的表情比魔术本身还精彩,逗得校长都笑出了眼泪。
回教室的路上,所有人都变成了杂技演员——有的模仿走钢丝张开双臂,有的试着把橡皮抛向空中再接住。阳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那些欢快的影子也在水泥地上翻着跟头,仿佛这场表演永远没有落幕的时候。
校园看杂技
"同学们,本周五下午,学校操场将举行杂技表演!"班主任李老师的话音刚落,教室里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。我兴奋地掰着手指数日子,终于盼来了这一天。
周五下午,操场上早早搭起了红色的帐篷。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场,空气中飘着甜甜的棉花糖香味。帐篷里铺着金黄色的地毯,四周摆满了五颜六色的椅子。我找好位置坐下,手心因为期待而微微出汗。
表演开始了。第一个节目是"柔术表演"。一位穿着粉色舞衣的大姐姐走上舞台,她的身子像没有骨头似的,竟然能把自己的身体折叠成不可思议的形状。只见她把腿绕过脖子,双手撑地,整个身子像麻花一样扭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圈。全场响起一片惊叹声,我张大嘴巴,连大气都不敢出。
最惊险的要数"高空绸带"表演了。一位戴着红色安全帽的叔叔踩着高跷,手里拽着两根长长的绸带,像蜘蛛侠一样在半空中飞舞。他时而倒挂金钩,时而360度旋转,绸带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。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手心沁出了汗珠。当他稳稳地落在软垫上时,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
最让我难忘的是"小丑杂耍"。一个戴着红鼻子的小丑走上台,他故意把三个彩色的球扔得满天飞,结果自己被球砸中了脑袋,夸张地倒在地上打滚。接着他又变起了魔术,从帽子里变出一只鸽子,又从裤兜里掏出一束鲜花送给前排的小女生。他滑稽的动作逗得我们哈哈大笑,有的同学笑得直拍桌子,有的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。
表演结束后,杂技演员们列队向我们鞠躬致谢。我注意到他们脸上虽然带着笑容,但额头上都挂着汗珠。原来,这些精彩的表演背后,是无数次的刻苦训练。
回教室的路上,我的脑海里还在回放着那些精彩的瞬间。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,更让我明白了"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"的道理。感谢学校为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表演,这将成为我小学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。
校园看杂技
今天下午第三节课,班主任林老师叫我们搬凳子到楼下大操场集中看演出。我边走边想,到底是看什么精彩的节目呢?到了操场才知道是杂技表演!哇噻,太棒了!那是我最喜欢看的。
大操场上,2000多师生井然有序地坐在指定的位置上,大家的心情也跟我一样,紧紧盯着大舞台,迫不及待地等待节目的开始。过了一会儿,表演总算开始了。第一项:叼球。只见舞台上走来了一位年轻的叔叔,他身穿紫色的衣服,衣服上有许许多多小珍珠片,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,十分艳丽。叔叔左手拿着一个桔黄色的篮球,在我们的眼前晃了晃,轻轻一抛,然后伸出右手食指稳稳地接住了篮球,再用左手一转,篮球就在那位叔叔的右手指上转来转去,任凭他摆布,真像一个听话的小孩子。我们看得目瞪口呆,大家都在底下窃窃私语:“哇!叔叔好厉害。”
可好戏还在后头呢。接着,一位大姐姐拿来一根木棒,叔叔把木棒叼在嘴里,把篮球放在木棒上,再次把篮球转起来。不仅如此,叔叔海边走动,边转球,看叔叔悠闲自得的样子,我们的掌声如雷,欢呼声如潮。
最有趣最惊险的要数变魔术了。一位大胡子叔叔拿出一个瓶子,瓶子里有一种跟油差不多的液体,叔叔竟然把瓶中的液体喝下一大半,不停的用扇子往口里扇。不好了,叔叔的嘴里冒出了熊熊大火,火苗从叔叔口里窜出有好几米高,那火在风下越烧越旺。我不禁替叔叔捏了一把汗,大火不把叔叔的嘴烧焦才怪呢,当杂技演员多可怕。回头看看,下面的同学们也和我一样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个个哑口无言。可等大火熄灭后,那位叔叔安然无恙,真是神奇,高明。
还有许多精彩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,像接火棒……
我想: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他们平时肯定练了许多时间,吃了不少的苦,才会在舞台上有如此精彩的表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