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缝纫机的作文

更新时间:2025/7/28 8:19:00  

  缝纫机上的月光

  奶奶的缝纫机总摆在阳台最暖和的角落,枣红色的机身蒙着层薄薄的包浆,像块浸在时光里的蜜糖。踏板踩下去时会发出 “咔嗒咔嗒” 的轻响,像老座钟的摆锤在数着光阴。

  我总爱蹲在旁边看她做针线活。顶针在她布满老年斑的手指上发亮,穿线时她会把线头放进嘴里抿湿,眯起眼睛让丝线穿过细小的针孔。阳光透过纱窗落在她银白的发梢上,有细小的绒毛在光束里跳舞,混着布料淡淡的樟脑香。

  那年冬天我摔破了新棉袄,袖口绽开个三角形的口子。奶奶把缝纫机搬到客厅,台灯的光晕圈住我们祖孙俩。她剪下块蓝印花布补在破洞处,银针带着棉线在布面上游走,很快绣出朵歪歪扭扭的小梅花。“这样就没人看得出啦。” 她举起棉袄对着灯光照,镜片后的眼睛弯成了月牙。

  某个停电的夏夜,缝纫机成了我的临时小桌。奶奶点着煤油灯纳鞋底,我趴在机身上写作业。油灯光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,像株枝繁叶茂的老槐树。忽然有片月光从云缝里漏下来,落在缝纫机的转盘上,跟着踏板的起落轻轻摇晃。

  去年整理老屋时,我在缝纫机抽屉里发现个铁盒子。里面藏着我从小到大的衣角布样,红的碎花是幼儿园的围兜,蓝的卡其是小学的校服,最底下压着块鹅黄色的绒布,是奶奶给我缝的第一只布老虎的尾巴。

  奶奶的缝纫机

  老屋的角落里,那台"蝴蝶牌"缝纫机静静地卧着,像一只收起翅膀的老蝴蝶。深棕色的漆面早已斑驳,金属踏板上的花纹却被磨得发亮,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。

  "哒哒哒"的声音从我有记忆起就萦绕在耳边。奶奶总爱在午后阳光最好的时候踩缝纫机,金线般的阳光穿过窗棂,落在她花白的发髻上。她眯着眼睛穿针的样子,像在完成某种神圣的仪式。我常常趴在缝纫机旁的小板凳上,看银针在布料上跳踢踏舞,细密的线脚像会走路的小蚂蚁。

  最神奇的是奶奶的碎布筐。褪色的蓝布头是爸爸旧工装裤的裤脚,红格子布来自妈妈不穿的围裙,那块印着小花的棉布,是我婴儿时期的襁褓。这些零碎的布头在奶奶手里都会变魔术——转眼就成了我的新书包、爸爸的收音机套,或是窗台上的隔热垫。

  去年冬天,我发现缝纫机的皮带断了。奶奶戴着老花镜折腾了半天,最后轻轻叹了口气。那天下午,我看见她用手针给我补校服扣子,顶针在布满皱纹的手指上闪着微光,针脚却依然整齐得像列队的士兵。

  现在缝纫机成了我的书桌。写作业时,指尖碰到冰凉的金属旋钮,恍惚间又听见"哒哒哒"的声响。抽屉里还躺着奶奶的粉饼画线,拿起来轻嗅,似乎还能闻到阳光晒过的棉布味道。那些细密的针脚,原来早就缝进了时光里,把温暖的记忆一针一线地缀在我的心上。

  奶奶的缝纫机

  奶奶的老缝纫机安静地立在阳台角落,铁皮外壳早已褪去了光鲜的亮色,露出斑驳的底漆。每当阳光斜斜地照进窗户,那台缝纫机就会泛起一层温柔的金属光泽,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些远去的时光。

  记得小时候,我最爱蹲在缝纫机旁看奶奶做针线活。她戴着老花镜,布满皱纹的手指灵巧地穿引着针线,脚踩踏板的节奏像一首轻快的小曲。缝纫机发出"嗒嗒嗒"的声响,针头一起一落,布块就在奶奶的手中渐渐成形。我常常看得入迷,觉得奶奶的手像有魔法似的,能把平平无奇的布料变成漂亮的衣服。

  有一次,我的裤子不小心刮破了一个洞。我急得直跺脚,生怕第二天没法穿去上学。奶奶却笑着说:"别急,奶奶给你补得比新的还好看。"她从针线盒里挑出一根与裤子颜色相近的线,在破洞周围绣了一朵小巧的太阳花。第二天,我穿着这条"新"裤子去学校,同学们都围过来夸我的裤子漂亮,我骄傲地告诉他们:"这是我奶奶亲手缝的!"

  随着岁月的流逝,商场里的衣服越来越便宜,奶奶的缝纫机渐渐被遗忘在角落。直到去年冬天,我发现奶奶的手总是不自觉地发抖,连最简单的针线活也做不好了。某个周末,我偷偷把缝纫机搬到客厅,擦去上面的灰尘,学着奶奶的样子踩动踏板。缝纫机发出久违的"嗒嗒"声,虽然针脚歪歪扭扭,但奶奶坐在我身边,笑得比阳光还灿烂。

  如今,那台老缝纫机依然静静地立在阳台角落。它不再承担缝补衣物的重任,却成了我们家最珍贵的传家宝。每次看到它,我仿佛又看见奶奶戴着老花镜,在缝纫机前忙碌的身影,听见那熟悉的"嗒嗒"声在耳边轻轻回响。

Copyright@2021  作文大全 m.zuowenjun.com 电脑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