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敢于尝试的作文

更新时间:2025/8/14 9:52:00  

  《第一次的勇气》

  教室后墙的黑板报上,"勇于尝试"四个大字被彩笔描得格外鲜艳。我盯着那几个字,不由得想起上周那堂特别的科学课,那是我第一次鼓起勇气,完成了一次改变自己的尝试。

  那是一节化学实验课,老师宣布要分组完成"大象牙膏"实验。看着实验台上摆放的过氧化氢、洗洁精和碘化钾溶液,我的手心沁出了汗珠。从小到大,我都是个"安全主义者"——从不碰没见过的东西,不敢玩刺激的游乐设施,连体育课跳山羊都要老师扶着才敢跳。当老师宣布要自愿上台演示时,我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,把脑袋埋进了课本里。

  "小雨,你来试试吧。"老师突然点到了我的名字。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,我感觉到四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我,耳根瞬间烧了起来。我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,慢吞吞地挪到讲台上,手指悬在试剂瓶上方,却怎么也落不下去。

  "别怕,"科学课代表小林在旁边轻声说,"我第一次做这个实验也手抖,但按照步骤来就不会出错。"我深吸一口气,看着她鼓励的眼神,慢慢拧开了过氧化氢的瓶盖。当第一滴洗洁精落入量筒时,我看见液体表面泛起了细密的小泡,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跳舞。

  最关键的时刻到了。我闭上眼睛,回想老师演示的动作,小心翼翼地倒入碘化钾溶液。刹那间,量筒里像是有一座微型火山突然喷发——白色的泡沫以惊人的速度涌出,在量筒口形成了一道蓬松的"牙膏柱",还带着淡淡的蓝色荧光。教室里爆发出惊叹声,我惊讶地发现,自己的手居然没有发抖。

  下课铃响起时,我的实验服上还沾着一点洗洁精的泡沫。小林拍着我的肩膀说:"你看,尝试之后是不是发现没那么可怕?"我望着量筒里渐渐平息的泡沫,突然想起小时候不敢骑自行车,后来摔了几次就学会了;不敢吃辣,现在也能享受麻辣火锅的痛快。原来生命中最美好的体验,往往都藏在"第一次"的勇气里。

  现在每当我经过那块写着"勇于尝试"的黑板报时,都会想起量筒里喷涌而出的泡沫——它们像极了我突破自我的瞬间。人生就像个巨大的实验室,唯有敢于尝试,才能看见那些隐藏在"不可能"背后的精彩反应。而我的第一次勇敢尝试,就像一颗种子,在心里生根发芽,让我有勇气去拥抱更多未知的可能。

  第一步的光芒

  演讲比赛报名表在抽屉里躺了三天,纸面被指尖摩挲得发皱。我的名字总在 "报名人" 那一栏悬而未落 —— 从小就怕在人前说话,课堂回答问题都会紧张到声音发颤,更别说站在聚光灯下对着全校师生演讲。

  "试试吧," 班长把我的报名表抽出来,笔尖在名字旁画了个笑脸,"你写的作文那么好,念出来一定很动人。" 她的指甲上沾着颜料,是刚出黑板报时蹭到的,"我去年也不敢报名,站上台腿都在抖,可讲完下来,发现掌声比想象中暖多了。"

  抱着 "大不了忘词就鞠躬下台" 的念头,我在截止日期前把报名表交了上去。第一次排练时,我攥着稿子的手心全是汗,目光死死盯着讲台边缘,连 "大家好" 三个字都说得磕磕绊绊。指导老师把我拉到空荡的阶梯教室:"你看这排座位,想象它们都是你养的多肉植物。" 她指着最后一排的空位,"那盆是你窗台上快开花的玉露,这盆是总掉叶子的熊童子。"

  不知怎的,对着 "多肉植物" 演讲时,声音竟稳了些。我开始在放学路上对着梧桐树练习,把飘落的叶子当作听众;睡前对着镜子调整手势,看怎样的表情不会显得僵硬。当我能脱稿讲完第一段时,发现稿纸上的折痕已经深得像条小河。

  比赛那天,后台的窗帘缝漏进束阳光,在地面投下细长的光斑。轮到我上场时,握着话筒的手指仍在发颤,但当目光扫过台下,突然看见班长举着个画着笑脸的手幅,旁边坐着的同学正冲我比加油的手势。那些熟悉的面孔,像老师说的多肉植物,在台下安静地望着我。

  "我曾以为自己永远跨不过那道坎..." 开口的瞬间,紧张突然像退潮的海水般褪去。当最后一个字落下,掌声从四面八方涌来,比想象中更响亮,更温暖。走下台时,班长塞给我颗薄荷糖:"你看,迈出第一步,好像也没那么难。"

  这件事像把钥匙,打开了许多曾经不敢触碰的门。物理课上,我开始举手回答那些没把握的问题,哪怕答案有时并不正确;美术课尝试用陌生的水彩技法,虽然画坏了三张纸,却意外发现水痕晕染的美感;甚至在周末鼓起勇气,向卖早点的阿姨提出想帮忙收摊 —— 因为总觉得她一个人太忙,却从没敢说出口。

  上周班级组织去爬山,陡峭的石阶让我望而生畏。"试试抓着旁边的铁链?" 同学指着岩壁上的铁环。当我手脚并用地爬完最险的那段路,坐在山顶往下看时,发现刚才觉得无法逾越的陡坡,已经被踩在了脚下。风掠过耳畔,带着草木的清香,比任何时候都要清爽。

  原来许多恐惧,都源于 "没试过" 的想象。就像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时,总怕摔进路边的水沟,可当真正蹬起脚踏板,才发现平衡比预想中来得容易。敢于尝试的意义,不在于每次都能成功,而在于当我们迈出那犹豫再三的第一步时,就已经比昨天的自己,多了份勇敢的光芒。

  《破茧时分》

  高二那年,我蜷缩在生物实验室的角落,看着解剖盘里的蚕蛹瑟瑟发抖。那枚琥珀色的茧在聚光灯下泛着油光,像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。"怕什么?它又不会跳起来咬你。"生物老师林姐把手术刀塞进我汗湿的掌心,刀柄上还沾着前一位同学留下的粉笔灰。

  第一次划开蚕茧时,我的手抖得像风中的蛛网。刀刃偏斜割破了蛹衣,黏稠的体液涌出来,在白色瓷盘上漫成诡异的星图。但就在那团混沌中,我看见了尚未舒展的鳞翅,薄如蝉翼的翅膀上,已经排列着肉眼难辨的彩色鳞片。

  戏剧社排演《雷雨》时,我主动申请演周朴园。背到第三幕台词卡壳的瞬间,舞台灯烤得我太阳穴突突直跳。台下传来嗤笑,我却突然想起那只被我解剖失败的蚕蛹——它残缺的翅膀在标本瓶里,依然保持着飞翔的姿态。于是我深吸口气,把剧本揉成一团扔开,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继续演绎。

  毕业典礼那天,林姐送我一盒蚕卵。如今在我书桌的玻璃罐里,新生的蚕正在结茧。它们不知道,那个每天给它们换桑叶的人,曾因为害怕触碰生命而整夜失眠。就像我不知道,当年颤抖着划开的第一枚蚕茧,也同时划开了自己坚硬的蛹壳。

  敢于尝试,拥抱无限可能

  在人生的道路上,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挑战。有时候,这些选择和挑战会让我们感到害怕和犹豫,因为我们不知道前方会有什么样的结果。然而,正是这些未知的挑战,给予了我们成长的机会。敢于尝试,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,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勇气。

  小时候,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,总是害怕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。记得有一次,学校要举行演讲比赛,老师鼓励我参加。我内心既兴奋又害怕,兴奋的是有机会展示自己,害怕的是万一失败了会被人嘲笑。回到家后,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,妈妈微笑着对我说:“孩子,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敢于尝试的人。不管结果如何,只要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,就已经成功了一半。”听了妈妈的话,我鼓起勇气,决定参加这次演讲比赛。

  为了准备比赛,我每天都在镜子前练习演讲稿,反复修改内容,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更加自然和自信。比赛当天,我站在台上,心跳得厉害,手心里全是汗。但当我看到台下老师和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时,我告诉自己:不要害怕,我已经准备好了。我深吸一口气,开始了演讲。虽然声音有些颤抖,但我还是顺利地完成了演讲。最终,我并没有获得名次,但当我走下台的那一刻,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。因为我敢于尝试,勇敢地挑战了自己。

 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,敢于尝试是一种勇气,是一种力量。它能让我们突破自己的舒适区,去探索未知的世界。在尝试的过程中,我们可能会遇到失败,但失败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敢去尝试。只有敢于尝试,我们才能在失败中总结经验,不断成长。

  在学习中,我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挑战。有一次,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非常难的题目,班里很多同学都放弃了。我看着那道题目,心里也有些打退堂鼓。但我想起那次演讲比赛的经历,告诉自己:不能轻易放弃,要敢于尝试。于是,我静下心来,认真分析题目,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。经过多次尝试,我终于找到了解题的关键,成功地解出了那道难题。那一刻,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。我不仅解出了一道难题,更重要的是,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退缩,敢于尝试。

  生活中,敢于尝试同样重要。记得有一次,我和家人去爬山。山路崎岖,非常难走,我走了一会儿就累得不行了,想要放弃。这时,爸爸鼓励我说:“孩子,不要害怕困难,要敢于尝试。只有坚持下去,你才能看到山顶的美景。”听了爸爸的话,我咬紧牙关,继续向前爬。虽然过程中非常辛苦,但当我终于站在山顶,看到那美丽的风景时,我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。敢于尝试,让我在困难面前变得更加坚强,更加勇敢。

  敢于尝试,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,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。它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,不断前进。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,只要我们敢于尝试,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。

  让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,敢于尝试,拥抱无限可能。在尝试中成长,在成长中收获,在收获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!

 有关尝试的作文推荐
 · 关于勇于尝试的作文
 · 尝试作文500字四篇
 · 关于尝试的作文素材
 · 关于尝试的作文开头
 · 关于尝试的作文题目
 · 失败的尝试作文600字
Copyright@2021  作文大全 m.zuowenjun.com 电脑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