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奇的含羞草作文
在我家阳台上,有一盆特别的植物——含羞草。它虽然个头不大,却有着神奇的"性格",只要轻轻一碰,就会立刻害羞地合拢叶子,像一位腼腆的小姑娘。
含羞草的茎细细的,上面还长着许多细小的绒毛,摸起来毛茸茸的。最有趣的是它的叶子,像一片片小巧的羽毛,整齐地排列在叶柄两侧。每片小叶又由更小的叶片组成,排列得整整齐齐,像等待检阅的士兵。
含羞草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的"害羞反应"。当你用手指轻轻触碰它的叶子时,奇迹就发生了:那些小叶子会迅速合拢,叶柄也会慢慢垂下来,整个叶片就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低下了头。过一会儿,等"惊吓"过去,它又会慢慢张开叶子,恢复原来的样子。
妈妈告诉我,含羞草之所以会这样,是因为它叶柄基部有一个叫"叶枕"的器官。当受到触碰时,叶枕细胞内的水分会迅速流向别处,导致叶片闭合。这是含羞草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。
每天放学回家,我都会去看望这位"害羞的朋友"。轻轻碰一下它的叶子,看它慢慢合拢,过一会儿又重新张开,这个过程总是让我感到特别有趣。含羞草不仅给我带来了欢乐,更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智慧。
院角的柿子树
外婆家院角的柿子树,是秋天最热闹的角落。
春末时它抽新叶,嫩红的芽苞裹着绒毛,风一吹就晃。等夏末蝉鸣渐弱,叶缝里就钻出青柿子,像藏着串绿灯笼,硬邦邦的,碰一下能硌得指尖发麻。外婆总说:“得等霜打了才甜。”
果然霜降过后,柿子就变了模样。青硬的皮慢慢透出橘红,像被阳光染透的蜡,一个个挂在枝桠上,把细枝压得弯弯的。有的挨得紧,挤成一团,像凑在一起说悄悄话;有的单独挂在梢头,风一吹轻轻晃,活像个小灯笼。
摘柿子要搭竹梯。外公踩着梯往上爬,外婆在底下举着竹筐接。“慢些摘,别碰掉了蒂。” 外婆的声音追着风往上飘。熟透的柿子软乎乎的,指尖一碰就陷个小窝,剥开薄皮,蜜似的果肉颤巍巍的,咬一口甜得眯眼,汁水能顺着嘴角往下淌。
吃不完的柿子要晒柿饼。外婆把柿子去皮,用线串起来挂在檐下,阳光晒得它们慢慢缩成红褐色,表面结层薄薄的糖霜。我总趁外婆不注意,偷偷揪个舔糖霜,甜津津的粉沾在嘴角,惹得她笑着拍我手背。
如今院角的柿子又红了,远远望去,满树都是暖融融的橘红,把秋天都染得甜丝丝的。
会呼吸的茶
玻璃杯中的茶叶正经历一场复活。滚水冲下去的瞬间,那些蜷缩的墨绿色叶片突然舒展开来,像被施了魔法的精灵,在澄澈的水中跳起圆舞曲。
起初,叶片们还矜持地浮在水面,不过几分钟光景,便有三两片性急的开始下沉。它们旋转着、摇摆着,身后拖曳出淡绿色的轨迹,宛如流星划过夜空。渐渐地,更多的叶子加入这场舞蹈,在水中划出优美的弧线。最动人的是那些竖立在杯底的茶叶,像一株株微型的海底珊瑚,随着水波的颤动轻轻摇曳。
茶香是最守时的客人。当第一缕热气袅袅升起时,清冽的香气已经钻入鼻腔。这香气很奇妙,初闻是带着山雾的清新,细品又渗出阳光烘焙过的暖意。杯壁渐渐蒙上细密的水珠,那是茶叶在呼吸时吐出的薄雾。
观察茶叶舒展的过程,仿佛目睹一个生命的苏醒。那些干枯的叶片重新变得柔软丰盈,在水中找回自己最初的模样。杯底的茶叶还在轻轻摆动,像是在诉说它们被采摘前,在茶树枝头沐浴过的晨露与夕阳。
介绍一种事物:我的小台灯
在我的书桌上,有一个陪伴了我多年的小台灯。它是我学习和生活中的好伙伴,虽然它没有华丽的外表,但它的实用性和给我带来的温暖,让我对它充满了喜爱。
我的小台灯是一个简约的现代风格设计。它的底座是深灰色的,稳稳地支撑着整个灯体。灯杆是白色的,细长而坚固,可以灵活地弯曲和调整角度,方便我根据需要调节灯光的方向。灯罩是半透明的白色塑料材质,能够均匀地散发光线,不会刺眼。
这个小台灯的开关设计非常人性化。它是一个触摸式的开关,轻轻一按,灯光就会亮起。而且,它还有三种亮度调节模式,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亮度。在晚上写作业时,我会选择最亮的模式,让光线足够明亮,保护我的视力;而在阅读时,我会调到柔和的亮度,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。
小台灯的灯光是温暖的黄色,给人一种舒适和安心的感觉。每当我坐在书桌前,打开台灯,那柔和的光线就会洒在我的书本和作业上,仿佛在为我加油打气。它不仅照亮了我的书桌,也照亮了我的心情。
有一次,我在晚上做作业,突然停电了。整个房间一片漆黑,我感到有些害怕。就在这时,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小台灯。我摸索着找到它,按下开关,温暖的灯光瞬间驱散了黑暗。那一刻,我感到无比的安心和温暖,仿佛有了它,就没有什么可以让我害怕的。
我的小台灯不仅是我的学习工具,更是我的朋友。它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夜晚,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。它虽然简单,但却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我非常珍惜它,也希望它能一直陪伴我,照亮我前行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