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滴水的启示作文
夏日的午后,我在院子里玩耍时,偶然看见墙角有一只蜗牛正在缓慢地爬行。它身后拖出一条亮晶晶的痕迹,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我蹲下身,发现这条痕迹是由无数微小的水珠组成的。这一幕让我陷入了沉思,原来再微小的力量,只要坚持不懈,也能留下痕迹。
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学自行车的经历。刚开始时,我总是摔倒,膝盖上的淤青还没消又添新伤。我一度想要放弃,但妈妈告诉我:"学习就像蜗牛爬墙,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,终会到达终点。"于是我每天都坚持练习半小时,即使只能多骑一圈也好。渐渐地,我发现自己能骑得更远了。三个月后的某天清晨,我突然发现自己可以自如地骑行在小区的林荫道上,那一刻,我明白了坚持的力量。
在学校里,我也常常观察到这样的启示。教室后墙的黑板报上,同学们每天轮流写下一句励志的话。起初我觉得这不过是形式,但一个学期坚持下来,这些话语竟像种子一样在我心里生根发芽。就像水滴石穿,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,只要持之以恒,就能产生惊人的效果。
现在,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,就会想起那只蜗牛留下的闪光痕迹。生活教会我们,伟大的成就往往始于微小的坚持。正如古人云:"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"这滴水的启示,将永远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。
竹筐里的秘密
外婆家的院角堆着个旧竹筐,篾条断了好几根,却总被她擦得亮堂堂的。
去年暑假,我跟着外婆去摘毛豆。她把竹筐往田埂上一放,指尖在豆荚间翻飞,绿莹莹的毛豆很快就堆成了小山。我学着她的样子抓豆荚,却总被豆梗上的小刺扎到手,没摘两把就蹲在田埂上赌气。
“你看这竹筐。” 外婆蹲下来,指着筐底的断篾,“刚编好时可结实了,去年被牛踩破了边,我本想烧了,却发现补补还能用。” 她捡起根软篾,三两下就把断口缠得整整齐齐,“做事就像编竹筐,哪能没个磕磕绊绊?”
那天下午,我跟着外婆慢慢摘。指尖被扎了就吮吮手指,累了就坐在竹筐边歇会儿。夕阳西下时,我们的竹筐都装得满满当当,毛豆的清香混着泥土味扑进鼻子里。
现在每次看见那竹筐,我就想起外婆的话。原来成长就像补竹筐,那些扎手的小刺,那些蹲下来歇脚的时刻,都是让日子变得结实的篾条。只要慢慢补、细细编,再普通的竹筐,也能装起满当当的欢喜。
石阶上的启示
老家屋后有一段荒废的石阶,通向后山。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,缝隙间野草恣意生长。
那年中考失利,我躲回老家。午后闷热,我无意中踏上石阶,却发现一个奇异景象——每级石阶的凹陷处,都积着前夜的雨水,形成一连串小小的“天池”。最底下的水已浑浊发绿,越往上的却越清澈,最高那级积蓄的雨水,竟清亮得能映出云影。
我怔怔地看着这一串“阶梯湖”,忽然泪流满面。
这些石阶承受同样的雨露,为何高低不同,清浊立判?只因低者承纳了所有流下的泥沙,而高者只接取最初的纯净。人不也是如此吗?站在低处,难免承受生活的污浊;唯有不断攀登,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。
那个午后,石阶给了我最深刻的启示:生命的高度,不在于躲避风雨,而在于选择迎接风雨的位置。站在高处,不是为俯瞰众生,而是为接住最先落下的那捧清泉。
次日清晨,我踏着露水重返石阶。最高处的那洼积水里,映着整片朝霞,也映着一个重新开始的少年。
一次难忘的启示
生活中,总有一些事情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,让我至今难忘的,是那次爬山的经历。
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,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山。起初,我兴致勃勃,步伐轻快,一路欣赏着沿途的风景,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。可是,随着高度的不断上升,山路越来越陡峭,我的体力也逐渐透支。每走一步,都像是在和自己的身体做斗争,双腿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,汗水湿透了衣服,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。
我开始抱怨,开始后悔,甚至想要放弃。爸爸看到我这个样子,没有说什么,只是默默地走在我身边,偶尔给我递上一瓶水。我停下来,坐在一块石头上,看着前面那似乎永无止境的山路,心里满是沮丧。
爸爸坐到我身边,轻声说道:“孩子,你看,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了,放弃太可惜了。爬山就像人生,不可能一帆风顺,总会有困难和挑战。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,就一定能看到山顶的风景。”
听了爸爸的话,我沉默了。是啊,我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努力,怎么能轻易放弃呢?我站起身,擦了擦汗,重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,继续向山顶进发。虽然路途依然艰难,但我告诉自己,一定要坚持下去。
终于,当我们站在山顶的那一刻,我看到了一片壮丽的景色。群山环绕,云雾缭绕,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。那一刻,我明白了,只有坚持,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。
这次爬山的经历给了我深刻的启示:在人生的道路上,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,但只要我们不放弃,坚持下去,就一定能克服困难,实现自己的目标。这个启示,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,激励着我不断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