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
推开家门,扑面而来的是厨房里飘来的饭菜香,客厅里电视的喧闹声,还有弟弟妹妹的嬉笑声。但在我的世界里,还藏着一个只属于我的秘密基地——阳台角落的小书架和那张褪了色的藤椅,那是我最珍视的"另一片天地"。
这片天地不过两平方米大小,却装下了我所有的奇思妙想。书架上整齐地码着我从各个角落"搜刮"来的宝贝:有爷爷送我的线装版《唐诗三百首》,书页已经泛黄,散发着淡淡的墨香;有表姐淘汰的《昆虫记》,里面夹着我收集的枫叶标本;还有在旧书摊淘到的《安徒生童话》,书角有些卷曲,那是我反复翻阅留下的痕迹。
记得第一次发现这个角落是在一个雨天。我百无聊赖地趴在窗台上,看着雨滴在玻璃上画出蜿蜒的痕迹。妈妈收拾房间时,把这个闲置的藤椅和旧书架挪到了这里。"反正放着也是放着,你要喜欢就收拾收拾吧。"她随口的一句话,却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从此,这里成了我的避风港。当妹妹的钢琴声在客厅里响起,当爸爸妈妈因为琐事争吵,我就会抱着书本躲进这个角落。阳光透过纱窗洒在书页上,藤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,仿佛在和我一起朗读。我在这里认识了会写诗的蟋蟀,跟着爱丽丝梦游仙境,和鲁滨逊一起在荒岛上求生。有时候读得太入迷,连妈妈喊我吃饭都听不见。
最难忘的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。我发着高烧躺在床上,迷迷糊糊中看见妈妈捧着一本书坐在我的小书架前。"孩子最爱看这个,"她轻声对爸爸说,"虽然平时不爱说话,但在这里能看到她眼睛发亮的样子。"那一刻,我躲在被窝里悄悄流泪,原来这个小小的角落,承载着爸爸妈妈不曾说出口的爱。
如今,这个角落依然安静地存在着。在这里,我不是谁的女儿,不是谁的妹妹,只是一个纯粹的读者、梦想家。每当我推开那扇小门般的纱帘,就像进入了另一个时空,在这里,我可以和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,让想象力自由翱翔。这方寸之地,是我心灵最自由的栖息地,是我永远不想与人分享的秘密花园。
书桌下的小天地
我的书桌下藏着片小天地。搬开吱呀响的木椅子,蜷起腿就能钻进去,头顶是堆到天花板的书,膝盖抵着贴满贴纸的挡板,这里比我的卧室更像家。
去年深秋第一次躲进来时,是数学考砸了。妈妈在客厅叹气,我抱着膝盖缩在书桌下,鼻尖蹭到挡板上的贴纸 —— 那是三年级贴的小熊,爪子上还沾着点没撕干净的橡皮屑。忽然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,是本压在角落的速写本。翻开时掉出片干枯的银杏叶,是去年捡的,叶脉还清晰得像小梳子。我抓起铅笔在本子上涂画,画妈妈皱着的眉头,画考卷上的红叉,画着画着,竟在空白处画了片向日葵田,金灿灿的,把红叉都遮住了。
后来这里成了我的秘密基地。我在挡板上钉了根细绳,挂上捡来的羽毛和串珠;把妈妈织剩的毛线团塞在角落,当成给 “小客人” 的枕头 —— 所谓 “小客人”,是只总从窗台溜进来的麻雀,我叫它灰灰。有次灰灰翅膀受了伤,我就把它藏在书桌下,铺层软毛巾,每天偷拿小米喂它。它总歪着头啄我指尖,羽毛蹭得我手痒痒的,连作业本上都落了几根灰绒毛。
上周暴雨天,我又躲进书桌下。听着雨点打在窗玻璃上的声音,翻出那本速写本添画。灰灰站在挡板上,歪头看我画它,笔尖在纸上沙沙响。忽然发现本子里夹着张便签,是妈妈的字:“速写本快用完了,新的放在书架第三层。” 便签边角有点卷,想来是她趁我上学时钻进来放的 —— 书桌下这么窄,她那么胖,钻进来肯定要磕到头吧。
现在我仍常躲进这小天地。有时写作业累了,有时和妈妈拌了嘴,蜷在这里摸一摸贴了五年的小熊贴纸,听灰灰在窗台叫两声,心里的乱事就慢慢沉了。这片挤在书桌下的小天地,装着我的秘密,也装着悄悄漏进来的温柔,比任何宽敞的房间都让人安心。
我的另一片天地
每个周末的清晨,当城市还在沉睡,我便悄悄起床,蹬上那辆老旧的自行车,向着城郊的荒山出发。那里有我的另一片天地——一个被废弃的苗圃,却是我一个人的植物王国。
发现这片天地纯属偶然。初一时一次迷路,我误入了这片被围墙半围着的荒地。野草高过腰际,破损的花盆堆成小山,但就在这片荒芜中,竟还有生命在倔强生长——一株野蔷薇从砖缝中探出,开着粉白的花。
从那个春天开始,我成了这里的“秘密园丁”。我用攒下的零花钱买来花种,用捡来的瓶瓶罐罐做花盆,把那些被丢弃却还活着的植物重新移栽。最难得的是,我在角落发现了一口废弃的水井,井水清甜,足够浇灌整个园子。
在这里,我不再是那个成绩平平、说话就脸红的中学生。我是国王,是医生,是创造者。我给每株植物都取了名字:歪脖子枣树叫“擎天”,总是生虫的月季叫“药罐子”,长得最旺的南瓜叫“胖墩”。我跟它们说话,给它们唱歌,在日记本上记录它们的生长。
最神奇的是,这片天地给了我从未有过的自信。为了弄清“药罐子”得了什么病,我啃完了厚厚的《植物病虫害防治》;为了帮“擎天”矫正树形,我学会了嫁接;在照顾这些生命的过程中,我甚至交到了朋友——几个同样爱植物的小伙伴加入了我的秘密花园。
中考前的那个下午,我最后一次来到这里。夕阳西下,我亲手种下的向日葵已经高过肩头,金色的花盘转向西方,像是在与我告别。我知道,上了高中后可能再难有时间常来,但我不悲伤。
因为这片天地早已不在城外,它在我心里生根发芽。它教会我: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,只要愿意付出爱与耐心,都能开出花来。而每个人,都需要一片自己的天地——在那里,我们是自己的王,守护着最纯粹的梦想与热爱。
推车离开时,回望我的王国,野蔷薇开得正盛。我知道,明年春天,这里一定会更加繁茂。因为真正的天地,从来不在脚下,而在心中。
我的另一片天地
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,那是心灵的避风港,是梦想的起航点。我的另一片天地,就是我的小书房。
书房的模样
我的书房不大,但充满了温馨和宁静。一扇明亮的窗户正对着书桌,阳光透过白色的窗帘洒进来,给整个房间增添了一份温暖。书桌是深棕色的,上面摆放着我最喜欢的小台灯和一些学习用品。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,从童话故事到科普读物,从历史传记到文学名著,每一本书都承载着我的梦想和回忆。
书房的宁静
每当我走进书房,关上门,仿佛就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。这里没有外界的喧嚣,没有同学的打闹,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和笔尖在纸上滑动的沙沙声。在这里,我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忘却一切烦恼和压力。
我喜欢在书房里阅读。每当我翻开一本书,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。我可以和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一起经历成长的磨难,可以和鲁滨逊一起在荒岛上冒险,可以和海伦·凯勒一起感受生命的坚韧。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,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。
书房的创作
书房也是我创作的小天地。我喜欢在这里写日记,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无论是开心的事情,还是不开心的事情,我都会写下来,让它们成为我成长的见证。有时候,我还会在这里写一些小故事,发挥自己的想象力,创造出一个个奇妙的世界。每当我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想法,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。
书房的陪伴
我的书房不仅是我学习和创作的地方,也是我心灵的寄托。每当我感到孤独或迷茫时,我就会来到书房,翻开一本书,让书中的文字陪伴我。那些文字就像一位老朋友,静静地听我倾诉,给我安慰和力量。在这里,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,也找到了内心的平静。
结语
我的书房,我的另一片天地,它是我心灵的避风港,是我梦想的起航点。在这里,我找到了知识的快乐,创作的满足,和心灵的宁静。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,只要我走进书房,关上门,我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美好。我希望这片天地能一直陪伴我,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,永远有地方可以依靠,有梦想可以追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