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清晨,我站在公交站台边等车,远远就看见一个穿着红色马甲的身影。他弯着腰,正吃力地帮一位坐轮椅的老人推上公交车台阶,额头上的汗珠在冷空气中闪闪发亮。这个画面像一颗种子,悄悄埋进了我的心里——我真想做个志愿者。
记得去年夏天,社区组织为山区儿童募捐图书的活动。我跟着妈妈去现场帮忙,看见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大姐姐蹲在地上,耐心地教小朋友包书皮。她的马甲后背湿了一大片,却依然笑眯眯地帮每个孩子把书摆放整齐。当一个小男孩把皱巴巴的绘本递给她时,她轻轻展开书页,像对待珍宝一样仔细压平。"这些书会带着你们的爱,去到很远的地方哦。"她温柔的话语让我心头一热。那天回家路上,我摸着自己空荡荡的书包,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:原来给予比得到更让人快乐。
上周在学校组织的敬老院活动中,我终于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。王奶奶拉着我的手说:"闺女,你来得正好,我新学的剪纸还没人看呢。"她布满皱纹的手灵巧地翻飞,红纸在她指间开出朵朵牡丹。我帮她把作品贴在展示墙上时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那些鲜艳的花瓣上,也映得王奶奶的眼睛亮晶晶的。临走时她往我口袋里塞了颗水果糖,糖纸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——这大概就是温暖传递的温度吧。
现在每次路过十字路口,看见举着指挥旗的交通志愿者;经过图书馆,遇见整理书架的工作人员;甚至看到小区里遛狗时主动捡拾粪便的邻居,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。他们胸前的志愿者标志像跳动的火焰,提醒着我:这个世界上,总有人愿意停下脚步,为他人点亮一盏灯。
妈妈说,等我放暑假就可以正式注册志愿者了。我偷偷准备了一个笔记本,开始记录各种志愿服务的小知识。想象着自己穿上红马甲的样子,仿佛已经看见无数双手在向我伸来——那一定是最温暖的相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