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桌前的台历被红笔圈满标记:周三的数学测试、周五的手抄报比赛、周末的古筝考级。曾经我总被这些日程推着往前跑,直到那次打翻的热粥才明白,生活如航船,唯有把好快慢的航帆,才能避开风浪,驶向温暖的港湾。
上个月为了赶手抄报,我把自己逼成了 “陀螺”。放学路上边跑边背单词,晚饭扒两口就趴在书桌前涂色,连奶奶喊我喝刚熬好的小米粥都嫌烦。直到深夜,困意袭来的我不小心碰倒粥碗,温热的粥洒在画纸上,把刚画好的插画泡得一塌糊涂。看着黏糊糊的画纸,我突然崩溃地哭了 —— 为什么越急,事情越糟?
奶奶默默收拾好狼藉,坐在我身边说:“航船要是一直全速前进,遇到暗礁就躲不开了。你这孩子,把弦绷得太紧啦。” 她的话让我想起上周六的清晨:不用赶早班车的我坐在阳台看书,阳光透过纱窗落在书页上,奶奶在厨房慢悠悠地煎蛋,油星子 “滋滋” 作响,连时间都仿佛慢了下来。那天我不仅看完了整本书,还帮奶奶择了菜,反而比忙碌的日子做了更多事。
从那以后,我开始学着调整生活的节奏。早晨提前十分钟起床,不再狼吞虎咽地吃早餐,而是慢慢品味豆浆的香甜;课间不再埋头写作业,而是去操场走一圈,看云朵在天上飘移;晚上把作业按轻重缓急分类,难的题目集中精力 “冲刺”,简单的任务放慢速度仔细核对。遇到急躁时,就想想奶奶说的 “粥要慢熬才香”,让心里的航帆稳下来。
上周准备古筝考级时,我彻底掌握了快慢的秘诀。每天固定一小时练习:前二十分钟快速过一遍音阶和指法,夯实基础;中间三十分钟放慢速度,逐句打磨《渔舟唱晚》的旋律,感受音符里的波澜;最后十分钟闭上眼睛静静回味,让曲调在心里沉淀。考级那天,我指尖流转间既有快板的灵动,又有慢板的悠扬,连评委老师都笑着点头。
如今再看台历上的标记,我不再慌张。快是为了追逐目标时的全力以赴,慢是为了沉淀自我时的用心品味。生活的航船不会一直风平浪静,但只要把好快慢的航帆,在该疾驰时扬帆,该缓行时收舵,就一定能在岁月的航程中,收获一路的风景与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