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雨最急的那段路,我意外踩空,整个人向山涧滑去。就在身体失控的瞬间,一截枯藤突然垂到面前——是前面那位沉默的登山客,在听到惊叫后毫不犹豫甩下的救命索。
我死死抓住那粗糙的藤蔓,指尖传来火辣辣的疼。借力爬回安全地带后,才发现手掌已被磨出血痕。同行者围过来关切,而我望向那个即将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,他甚至连头都没回。那截随手甩下的藤索,于他或许只是本能善举,于我却是将我从深渊拉回的全部依托。
这让我想起更早的一根“藤索”。初三那年,因父亲工作变动,我被迫转学。在新环境的格格不入中,成绩一落千丈。是语文老师,在我最灰暗的周末递来一本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,扉页上写着:“生命是连续不断的死亡与复活。”那个下午,我们什么都没多说,只是安静地喝茶。但就是那本书、那句话,成了我那段日子里唯一的光亮。我握住了它,才慢慢爬出了自卑的泥沼。
这两根藤索,一根救身,一根救心,都在我即将坠落时及时垂下。它们教会我,人与人的联结,往往就系于这样看似微小的善意之间。没有人能永远强大,总会有需要他人递来藤索的时刻。而真正的勇敢,不是假装不需要帮助,而是在风雨中辨认出那份善意,然后稳稳地握住它。
如今走过那段最陡峭的路,我开始学会留意身后——是否也有人正摇摇欲坠。我会记得把登山杖向后递去,记得在适当的时刻递上一本书、一句鼓励。因为我知道,每一根垂下的藤索,都可能成为另一个人生命的支点。
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,是接受馈赠;为后来者垂下自己的藤索,是传递希望。这或许就是人类能够彼此扶持、穿越所有险峻山路的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