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考成绩公布那天,我攥着满是红叉的数学试卷,指尖几乎要将纸页捏出褶皱。讲台下同学们的窃窃私语像细小的针,扎得我只想把头埋进臂弯 —— 这是我第一次在数学考试中跌出班级前十,骄傲的自尊心在此刻碎得满地都是。

“其实承认自己暂时落后,也是种勇气。” 班主任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,声音温和却有力量。我抬起通红的眼睛,看见她手里拿着我的试卷,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我反复出错的题型。“低头不是认输,是为了看清自己的不足。” 那天放学后,我坐在空荡的教室里,第一次认真翻看错题本,把曾经不屑一顾的基础公式重新默写了一遍。夕阳透过窗户落在纸上,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,成了我低头认错的证明。
此后的日子里,我戒掉了课间打闹的习惯,把课余时间都泡在数学办公室。遇到复杂的几何题,我不再像以前那样逞强蛮干,而是主动向老师请教解题思路;看到同学算出更简便的方法,我也放下所谓的 “面子”,凑过去虚心学习。有次同桌打趣说:“以前你总把头抬得高高的,现在怎么变得这么‘谦虚’?” 我笑着晃了晃手里的练习册:“低头学本事,才能抬头见成绩啊。”
期末考试那天,我握着笔的手格外沉稳。当看到试卷上熟悉的题型时,之前反复练习的场景在脑海里清晰浮现。成绩出来时,我的数学成绩重回班级前三,班主任在评语里写道:“低头时的勇气,终会变成抬头时的实力。”
如今再想起那段时光,我终于明白:低头不是懦弱,而是直面不足的勇气;抬头不是傲慢,而是日积月累的实力。成长路上,我们总要学会在低头中积蓄力量,在抬头时绽放光芒,让每一次的俯身与昂首,都成为走向更好自己的阶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