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二那年的夏天,教室里的吊扇嗡嗡转着,我第一次注意到前排的男生阿哲。他总是穿着干净的白衬衫,数学课上能轻松解出最难的几何题,运动会上跑 1500 米时即使满头大汗也从不停下脚步。每当他转过身来借我的笔记本,阳光落在他睫毛上的模样,都会让我心跳漏掉半拍 —— 我知道,一种陌生的情愫,正悄悄在心底发芽。
那段时间,我总忍不住在上课时偷偷看他的背影,会刻意在放学路上放慢脚步,希望能和他偶遇。我把这份小心思藏在日记本里,每页都画着小小的太阳,像他带给我的感觉一样温暖。可这份萌动也让我变得慌乱:作业时常写错,上课会走神,甚至因为一次没借到他的笔记而失落半天。我开始害怕,害怕这种情绪会影响学习,更害怕被别人发现这份藏在心底的秘密。
妈妈察觉到我的变化,没有责备,只是给我讲了她年轻时的故事。她说:“青春里喜欢上一个优秀的人,就像看到了一束光,这很正常。但真正的喜欢,不是让自己变得慌乱,而是跟着光的方向,让自己也变得优秀。” 妈妈的话像一场及时雨,浇醒了迷茫的我。我看着日记本里的太阳,忽然明白,与其偷偷注视他的光芒,不如努力追上他的脚步。
从那以后,我把这份萌动悄悄收进心底,变成了前进的动力。数学课上,我不再偷偷看他的背影,而是认真听讲,争取和他一样快速解出难题;课后,我主动请教老师,把薄弱的科目一点点补上来。偶尔遇到难题想放弃时,想起阿哲解题时专注的模样,我就又有了坚持的勇气。
期末表彰大会上,我和阿哲同时站在了领奖台上,手里拿着相同的 “学习标兵” 奖状。他笑着对我说:“没想到你进步这么快!” 阳光落在我们身上,我心里的那份萌动,早已变成了对优秀的向往和对自我成长的坚定。原来,面对青春的萌动,最好的方式不是逃避或沉溺,而是把这份纯粹的喜欢,变成照亮自己前路的光,在追逐光的过程中,让自己也成为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