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前,五四运动中青年学子高举"外争主权,内除国贼"的旗帜,用热血诠释了何为担当;疫情期间,90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,用行动证明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。担当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融入血脉的自觉,是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最美和声。

担当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。南宋末年,文天祥面对元军铁骑,以"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"的豪迈气概慷慨赴死;近代林则徐虎门销烟,在列强环伺中守护民族尊严。这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身影告诉我们,担当意味着在民族存亡之际敢于说"我上"。就像我的历史老师常说:"青年人的肩膀,不仅要扛起自己的未来,更要担起时代的重量。" 担当是平凡岗位的坚守奉献。敦煌莫高窟的"敦煌的女儿"樊锦诗,扎根大漠五十余载,用一生守护千年文化遗产;乡村教师张玉滚坚守深山小学,用扁担挑起了孩子们的求学梦。在我们身边,社区志愿者风雨无阻地坚守防疫岗位,环卫工人披星戴月维护城市清洁。这些平凡中的坚守,恰恰是最动人的担当。正如一位环卫工大叔所说:"把街道扫干净,就是我的责任。" 担当更是青春路上的自我超越。北斗卫星团队核心成员平均年龄仅31岁,他们用青春智慧让中国导航系统闪耀苍穹;东京奥运会上,全红婵等年轻运动员以出色表现为国争光。在我的学校里,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研发环保装置,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定期去敬老院陪伴老人。这些青春身影告诉我们,担当就是要在最好的年华里,做最有意义的事。 李大钊曾言:"青年者,人生之王,人生之春,人生之华也。"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我们这一代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,也肩负着"天将降大任于斯人"的时代使命。
让我们以"苟利国家生死以"的情怀,"位卑未敢忘忧国"的自觉,在担当中历练,在尽责中成长,让青春在为祖国、为人民、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