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三月最后一个周六的晚上,家里总会有一个特别的约定 —— 关掉所有电灯,参与 “地球一小时”。起初我以为只是短暂的黑暗,直到亲身经历,才发现这一小时里藏着关于地球的温柔秘密。

去年的 “地球一小时”,妈妈提前在客厅摆好了蜡烛。晚上八点半一到,爸爸拔掉了电视插头,我关掉了房间的台灯,整个屋子瞬间暗了下来,只有三支蜡烛的火苗在轻轻跳动。“以前没有电灯的时候,人们就是这样靠着烛光生活的。” 奶奶坐在沙发上,手里摇着蒲扇,“现在用电方便了,可地球却越来越累了。” 我趴在窗边,抬头看向天空 —— 平时被路灯和霓虹灯遮住的星星,此刻竟清晰地挂在夜幕上,像撒了一把碎钻,一闪一闪的,比任何灯光都要好看。
小区里也渐渐安静下来。对面楼的灯一盏盏熄灭,原本亮如白昼的停车场,只剩下应急灯发出微弱的光。不一会儿,楼下传来小朋友的笑声,我探头一看,发现邻居家的哥哥正带着几个小伙伴玩捉迷藏,他们的影子在月光下忽长忽短。“原来不用电,也能玩得这么开心!” 我拉着妈妈下楼,加入了他们的游戏。没有了电视和手机的吸引,大家围坐在花坛边,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,风吹过树叶的声音、虫儿的鸣叫,还有我们的笑声,汇成了一首特别的夜晚交响曲。
一小时很快就过去了,当我重新打开房间的台灯时,忽然觉得这束光比平时更温暖。妈妈说:“‘地球一小时’不只是关掉电灯,更是提醒我们要珍惜能源。” 我想起白天在学校,老师说过如果每个人都能节约一度电,就能减少很多污染。原来我们小小的一个举动,也能为地球出一份力。
今年的 “地球一小时” 快要到了,我已经和小伙伴们约定好,不仅要关灯,还要一起制作 “节约用电” 的宣传卡,分发给小区的邻居。我想让更多人知道,这短暂的一小时,不是黑暗的开始,而是点亮保护地球之心的开始。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多一份用心,地球一定会永远拥有明亮的星光和温暖的阳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