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如漫漫征途,或是晴日,或是风雨,抑或是乱入荆丛迷失方向,但我一直在追寻着……
在我儿时的印象里,爷爷是爱喝茶的,杯子里总是映射着一丛青绿。“爷爷,茶好喝吗?”我总认为茶的苦涩不大沁人。我趴在爷爷面前,看着杯中的茶叶渐渐落入杯底,又补上一句:“为什么要喝茶呢?”
爷爷笑了:“谁说喝茶只是为了喝茶呢?人生是要追寻三个字的。”说罢他便用毛笔在纸上写下:静、竞、境。“我们要像茶叶一样,学会用清水洗涤自己,沉淀自己的心。”听罢,在茶香浸入我的心里时,内心的烦闷与浮躁好似也被一扫而空。“沉淀自己的心。”这就是静的感觉!从此这三个字便在我脑海中深深扎根,静在心田。
时光飞逝,昔日的幼苗已经茁壮成长。不知是对“竞”的追求还是自尊心的驱使,我的胜负欲愈加强烈,誓要为那第一而撞得头破血流才算罢。
那日,爷爷给我讲了《卖油翁》的故事,大致情节便是:古时有一位善射的贵人,后世称之为陈康肃公。一次,他挑衅一位卖油的老人,然高手在民间,老人展示了自己的倒油技艺后便使其自愧弗如。爷爷问我:“还记得我之前教你的三个字吗?”“当然,我一直追寻着。”我回道,“‘竞’不就是争头筹吗?”爷爷哈哈大笑:“你错了,‘竞’是如卖油翁那样深藏功名,在静中竞争。”原来是这样,我恍然大悟。征途中的迷雾消散了,空气中好似氤氲着缥缈的茶香。抬起脚步追寻吧,少年,征途漫漫,静中有“竞”。
时光荏苒,我去外地求学,爷爷也离我远去。窗外雨疏风骤,一派冷寂,心中有说不出的寒意。梧桐树的阔叶落了满地,是暗棕,是蜡黄,铺满树叶的街道是饱经沧桑的老人的脸。
偶然间,也似天意,我在橱柜的一角发现了一包鸭屎香茶叶,一时兴起,备好一杯热水,轻拈一撮茶叶放入杯中。腾腾的热气里,茶叶沉淀、翻腾。我想起了我对三个字的追寻与多年的执着,也想起了爷爷曾经对我说过的话,还想起在故乡喝的茶,想起了昨日的苦涩,想起了自己的生活。茶还没到嘴边,我已尝到了它的味道。任凭晴日风雨,任凭荆丛迷乱,我豁然,因为我找到了生活的节奏,茶的“境”,生活的“境”,因为我一直在追寻,在领悟这三个字。我起身握笔伏案,原来追寻的一切一直都在自己手中。杯中的热气依旧,窗外梧桐也落满地。这三个字也是生活之道。
“洗尽铅华始见金,褪去浮华归本真。”中国的“境”文化与茶文化历史悠久。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意境自古以来受人追寻,他们追寻的是茶吗?我觉得不是,他们追寻的是“境”,是生活,是那种静在心田的感受,是那种静中有竞的能力。
而在现今这快节奏的时代,你又有多久没有捧起一杯茶静静地追寻生活了呢?不妨慢下来给自己的生活一些茶道精神,来挣脱生活中俗事的琐屑,去感受徐风拂面的清新,蓝天白云的空灵。即使身处喧嚣的市井,亦能与陶渊明一样享受属于自己的“桃花源”。
人生漫漫远征路,我一直在追寻,追寻的是茶道,追寻的是生活。
老师点评
本文通过写作者儿时看爷爷喝茶及听爷爷讲《卖油翁》的故事,得到长辈三字箴言的智慧点化,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感受追寻“静、竞、境”的过程,内容丰富,描写细腻,文字隽永,哲思深刻。把人、事、物、景、情、理六大要素巧妙结合在一起,既塑造了一位循循善诱的智慧老者的形象,又展示了一个孩子的心灵成长过程,还让读者嗅到了“茶道”之中的“生活之道”,感受时代对这一精神境界的呼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