蝉鸣撕开晨雾的夏日,我总会想起老宅院角的那片荷塘,想起那些停在荷叶上的蜻蜓,想起爷爷布满皱纹的手掌牵着我走过的清晨。那些闪着光的瞬间,像被晨露浸润的蜻蜓翅膀,轻轻停在记忆深处。
那时的早晨总来得格外早。天刚蒙蒙亮,爷爷就会把我从床上抱起,揣着玻璃罐和芦苇竿,往荷塘边走去。露水打湿了裤脚,凉丝丝的,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,映着初升的朝阳,像撒了一地碎金子。“轻点走,别惊着它们。” 爷爷的声音压得很低,手指着荷叶尖 —— 一只红蜻蜓正停在那里,透明的翅膀泛着淡淡的橙光,尾巴微微翘起,像个骄傲的小公主。
我举着绑了蛛网的芦苇竿,屏住呼吸慢慢靠近,可刚一伸手,蜻蜓就 “嗡” 地一下飞走了,只留下一圈圈涟漪在荷叶上散开。爷爷笑着揉我的头发:“傻丫头,蜻蜓是荷塘的信使,得等它们愿意停下才行。” 他拉着我坐在青石板上,教我分辨蜻蜓的种类:“红的叫‘赤卒’,蓝的是‘青头楞’,最常见的黄蜻蜓,是荷塘的守护者呢。” 我趴在他膝头,看着蜻蜓们在荷叶间穿梭,有的停在花苞上歇歇脚,有的贴着水面点出一串水花,心里觉得奇妙极了。
有一次,我终于捉到一只黄蜻蜓。它的翅膀在我手心里轻轻颤动,细弱的腿上带着细小的绒毛。爷爷赶紧拿来玻璃罐,垫上几片新鲜的荷叶,小心翼翼地把蜻蜓放进去:“记得傍晚要放它回家,不然它妈妈会着急的。” 那天我抱着玻璃罐,走到哪儿都带着,吃饭时放在桌边,写作业时摆在一旁,看着蜻蜓在罐子里扑扇翅膀,心里满是欢喜。傍晚时分,我和爷爷一起把它放回荷塘,看着它飞向夕阳,直到变成一个小小的光点。
后来我上了小学,搬到了城里,很少再回老宅。去年暑假回去时,荷塘已经被填平,种上了蔬菜,再也看不见那些飞舞的蜻蜓。爷爷坐在院门口的竹椅上,眼睛有些浑浊,却还是笑着对我说:“还记得你小时候捉蜻蜓,把蛛网都弄破了。” 我靠在他身边,忽然想起那些清晨的露水、荷叶的清香,还有蜻蜓翅膀的微光,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。
现在爷爷走了,可每当夏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,我总会想起那些蜻蜓,那些早晨。它们藏在时光的褶皱里,带着爷爷的温度,提醒着我曾经拥有过的纯粹与美好。那些蜻蜓或许早已飞走,但那些清晨的记忆,永远停留在我心里,温暖而明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