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自习的铃声刚响,教室后窗的晚霞便悄悄爬了进来,给每个人的课桌上镀上一层橘红色的光。我抬头望向窗外,教学楼顶的星星灯不知何时亮了起来,像散落在夜空中的钻石,而我的目光却落在教室角落那个总是低着头的身影上——那是小宇,一个总是把自己藏进阴影里的男孩。

小宇是从乡下转来的,瘦小的个子,说话时总带着怯生生的尾音。开学一个月,他没有主动和任何人说过话,课间总是一个人趴在桌上,像一颗被遗忘在角落的星星。直到那个雨天,我看见他蹲在走廊尽头,小心翼翼地用纸巾擦拭一只受伤的麻雀。他的指尖沾着雨水,动作轻柔得像在触碰一件珍宝。 "你也喜欢小动物吗?"我蹲下来和他平视。他猛地一惊,手中的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走了,却第一次抬眼望向我,眼睛里闪着细碎的光。"我...我想养一只小狗。"他小声说,声音里带着渴望,"可是奶奶说城里不允许。"那一刻,我仿佛看见他心里有一颗星星,正努力地想要发光。 从那天起,我悄悄组织了一个"星星守护计划"。同学们轮流给小宇讲笑话,把最喜欢的漫画书借给他看;班长偷偷把他画在黑板报的角落里,旁边写着"我们班的小画家";而我则帮他申请了学校的"爱心宠物角"志愿者。渐渐地,小宇开始在课堂上举手发言,他的作文本上不再只有简单的句子,而是写满了关于星空、关于梦想的句子。 上周的班会上,小宇主动站起来分享他的画作——那是一幅星空图,每一颗星星都连着一根细细的线,一直延伸到地面上无数双举起的手。"这些线是温暖的传递,"他声音清亮,"就像我们班的星星灯,照亮了彼此的心。" 此刻,教学楼的星星灯依然亮着,而我知道,真正点亮夜晚的从来不是灯光,而是每个人心里那颗愿意发光的星星。
当我们将自己的光分给他人,青春的夜空便会繁星点点,永不黑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