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房里第一声啼哭,是人生奔跑的发令声响。从蹒跚学步时跌跌撞撞的追赶,到青春岁月里向着目标的冲刺,这场贯穿一生的奔跑,从来不是为了超越他人,而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人生的奔跑,起步于懵懂的追寻。小时候跟着哥哥在田埂上跑,他总说 “跑快点就能追上风”。我攥着风筝线奋力向前,脚下的泥点溅满裤脚,风筝却一次次栽落。哥哥蹲下来帮我重新放线:“奔跑不是瞎使劲,要顺着风的方向。” 那天午后,我们迎着夕阳奔跑,风筝终于在天空划出优美的弧线。原来人生最初的奔跑,是在试错中学会找准方向,在陪伴中积蓄力量。
人生的奔跑,难免遇上陡坡与风雨。初三那年备战中考,我像被按下快进键的陀螺:清晨在路灯下背单词,深夜在草稿纸上演算习题。一次模考失利,我趴在书桌上痛哭,母亲递来一杯热牛奶:“跑步累了要慢下来调整呼吸,人生也是。” 她陪我重新梳理错题,制定合理计划。当我在考场上落笔从容时忽然懂得,奔跑中的停顿从不是退缩,而是为了更稳地前行。
人生的奔跑,终要实现自我的超越。去年参加社区公益跑,出发不久我就被落在后面。看着前方的人群,我想起父亲说的 “真正的对手是昨天的自己”。我调整呼吸,一步步加快节奏,超过一个又一个人。冲过终点时,志愿者为我挂上奖牌,阳光洒在汗湿的脸上,我突然明白:人生这场奔跑,重要的不是跑多快,而是是否始终保持前行的姿态,是否敢于突破曾经的局限。
从牙牙学语到垂垂老矣,人生的跑道从不停歇。那些摔倒后重新站起的勇气,那些疲惫时依然坚持的执着,那些突破自我时的欣喜,都是奔跑路上最珍贵的风景。愿我们都能带着热爱与坚定,在人生的跑道上一直跑下去,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。